2025年6月,浏阳市北郊的农田旁,66岁的村民老李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新闻反复确认——“长赣高铁7月30日开工”的字样让他长舒一口气。十年间,他从壮年步入花甲,而这条串联湘赣的革命老区“钢铁动脉”,终于在反复博弈中冲破困局,迎来破土动工的历史时刻。湖南段将于7月30日启动建设,江西段紧随其后于8月15日破土动工。
长赣高铁作为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铁主通道之一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建设一直备受瞩目。长赣高铁起于湖南长沙市,终至江西赣州市,设计时速350公里/小时,正线全长429.4公里135。全线共设12座车站,包括长沙西(既有)、黄花机场、浏阳、上栗、萍乡北(既有)、芦溪南、莲花东、永新南、井冈山东、遂川、赣州西(既有)及赣州北。
长赣高铁的诞生堪称中国高铁建设史上“最难啃的硬骨头”。早在2014年便启动规划研究,2017年跻身《铁路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却未能如期开工。规划路线历经激烈博弈:湖南段的“南线”(经湘潭/株洲)与“北线”(经黄花机场)之争,最终空铁联运方案胜出,却也留下长株潭协同不足的遗憾。
环评争议曾让项目几度停滞。2023年因长沙城区段噪声治理投诉,环评工作被迫中止。经过长达16个月的反复修改,直至2024年11月才获生态环境部批复。而今年3月,国铁集团突然对全国高铁隧道建设程序重新评审,全线117座隧道中存在的岩溶、瓦斯等地质风险,又让初步设计审批一度中止。
资金压力同样沉重。江西需承担34.54% 的建设资金(约300亿元),远超其经济承受能力——2023年省本级财政收入仅607亿元。国铁出资比例仅15.75%,远低于干线铁路常规水平,折射出项目盈利能力的隐忧。
对长沙而言,长赣高铁补齐了“米”字形高铁网的西北-东南向关键一笔1。黄花机场借力空铁联运升级为综合枢纽,长沙至赣州通行时间将从4小时压缩至2小时,至厦门从7小时减至5小时,真正实现“半日经济圈”
萍乡成为最大赢家,凭借萍乡北站“十字”枢纽地位(衔接沪昆与长赣高铁),率先实现“县县通高铁” ——莲花结束无铁路历史,芦溪一步跨入高铁时代。遂川这座吉安人口最多的县,高铁新区建设如火如荼,正为结束“无铁县”历史做足准备,井冈山首迎高铁,红色旅游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由于线路未经过南昌,有分析认为这或削弱江西省会枢纽地位,甚至担忧江西西南地区被长沙“虹吸”。但高铁贯通使这些地区可同时接受南昌、长沙的双重辐射,更利于承接产业转移。
十年博弈尘埃落定,钢铁长龙破土在即。长赣高铁的建设对于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、促进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发展、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它将使湘赣边区域更好地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,加强与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,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,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,提升湘赣边区域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竞争力,为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。
股市如何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