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0—21日,2025年中国罕见病大会在京举行。大会传递的数据温暖且令人振奋:目前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达419家,罕见病直报系统现有626家医院参加登记,罕见病目录扩展至207种病种,已有约100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。
最新数据显示,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罕见病用药覆盖42个罕见疾病种类。2024年医保基金为协议期内罕见病药品支付86亿元,约占协议期药品总支付的7.7%。
“医保基金坚持‘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’,但罕见病用药保障不能仅靠基本医保。”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说,我国正构建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,并积极探索商业健康保险、社会慈善等多元保障路径。从药物研发、快速审评、纳入医保,到“双通道”供药机制、门诊慢特病保障……一张更加立体、温暖的罕见病保障网越织越密。
“一个罕见病的突破,受益的往往是整个大病群体。”北京协和医院院长、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张抒扬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:几十年前,一名19岁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,因无药可治在手术中不幸离世。而目前,相关药物不仅研发上市,还被纳入医保,可用于多种血脂异常患者。
据了解,全球罕见病患者总数超3亿人,成为关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议题。我国已牵头建立覆盖11.5亿人口的罕见病直报系统,登记病例164万例;建成包含253个研究队列、9万余个病例的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,为临床研究和新药试验提供重要基础。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加快罕见病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罕见病设立专项,科技部批准建设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,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《第二批罕见病目录》中的86个病种分别制定诊疗指南……中国正以制度之善、科技之新、人文之暖守护罕见病群体,书写健康中国的温暖答卷。
来源/新华社
编辑/高杉
审核/李猛
终审/卢俊
发布于:云南省股市如何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