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李摸到那张二万的时候,手指头不自觉地抖了一下。
这手牌已经凑成了三组,还搭着三个两面搭子,现在又多出一张二万,六搭牌摆在面前,该拆哪个?
他盯着牌面琢磨了半天,额头上都沁出细密的汗珠。
麻将馆里烟雾缭绕,隔壁桌的老王探头看了一眼,哟呵,这不是典型的六搭牌嘛。
他记得上个月就在这个位置,有个愣头青就是因为拆错搭子,最后点了炮还赔了三番。
老李的手指在二三万和五六饼之间来回游移,就是拿不定主意。
"拆二三万吧,四万都现了一张,进张不容易。"老李心里盘算着,可转念一想,"要不拆五六饼?中张牌确实不如边张好进。"就在他犹豫的当口,对家的陈师傅突然把八万往牌河里一扔,啪的一声脆响。
"哎哟我去!"老李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,"老陈你疯了吧?七八万这么好的搭子也拆?"陈师傅慢悠悠地喝了口茶,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。这老狐狸打牌向来神出鬼没,每次出牌都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其实这里头大有学问。老李要是知道陈师傅的算盘,非得拍大腿不可。你看啊,一二三万已经成牌,手里还捏着二三四五万,这可不是简单的几个数字堆一块儿。这种复合牌型藏着三个进张口子,三六万能进,四六万能要,连一万四万都能等。拆了八万看似损失了九万,可六万的进张还在,其他几个口子也都留着。
麻将这玩意儿,讲究的就是个概率。老北京人管这叫"留活口",上海人说是"留后路",四川人更直接,叫"留条裤腰带"。意思都一样,得给自己多留几个机会。那些职业牌手为啥总能胡牌?就是因为他们会算这个账。你拆二三万,等于自断一臂;拆五六饼,那是自废武功。只有拆八万,才是真正的以退为进。
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。去年麻将世锦赛上,日本选手山本就是因为没算清复合牌型的价值,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。当时解说员急得直拍桌子,说这要是在四川麻将馆子里,非得被围观群众笑掉大牙不可。可见这拆搭子的学问,连职业选手都得交学费。
老李要是早点明白这个道理,上个月那场牌就不会输得那么惨。那天他手里也是六搭牌,结果拆错了方向,硬是把听牌的牌型打成了死牌。后来复盘的时候,隔壁桌的老张一句话点醒了他:"麻将不是比谁跑得快,是比谁看得远。"
现在这手牌要是拆对了,老李至少能多出三成的胜算。你算算,复合牌型三个进张,加上其他搭子的机会,这牌面简直就像开了挂。难怪那些麻将老手总说,看一个人会不会打牌,就看他怎么拆六搭。
陈师傅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是没道理的。人家在牌桌上摸爬滚打几十年,早就把各种牌型算得门儿清。你看他现在气定神闲地喝着龙井,其实脑子里早把后面十几手的可能性都过了一遍。这种本事,可不是看两本麻将秘籍就能学会的。
老李终于想通了其中的关窍,忍不住拍了下脑门。他想起去年在成都打牌时,当地有个老麻友说过一句话:"好牌要像熬汤,火候到了自然香。"现在他总算明白这话里的深意了。麻将这游戏,有时候看似退一步,实则是进两步。
牌局还在继续,老李学着陈师傅的样子,从容地把八万推进牌河。这一手看似随意,实则暗藏玄机。对家的年轻人明显愣了一下,显然没料到会这么出牌。这就是高手和菜鸟的区别——一个看得见三步之后的棋,一个还在为眼前的一步纠结。
说来也怪,自从想明白这个道理后,老李的牌运居然渐渐好了起来。上周那场牌局,他靠着一手复合牌型的精妙处理,愣是从三家手里抢了个杠上开花。当时那个得意劲儿,比中了彩票还开心。
其实麻将这东西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。关键是要懂得其中的门道,知道什么时候该进,什么时候该退。就像老北京人常说的,打牌要"心里有本账",这本账算明白了,牌自然就打顺了。
窗外的知了叫得正欢,牌桌上的较量还在继续。老李现在出牌明显从容多了,再也不会为拆哪个搭子发愁。他算是明白了,麻将桌上的输赢,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选择里。
本文创作的最初想法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,没有要去侵犯别人权益的那种想法哦。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,就赶紧联系我们,我们会很主动地去配合处理哒。
股市如何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